步驟三:撰寫角色說明書
通過角色模型的構建,可以結合職責的梳理,最終撰寫出角色說明書,如下所示。
四、角色模型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應用
1.從角色模型構建技能模型
角色模型是技能模型的構建基礎。通過角色模型中的不同維度,對應總結出相關的技能。可以先按照頭腦風暴法找出所有的技能能力,再對必要的技能進行重新組合、精簡,從而確定團隊工作總的技能需求。而通過團隊工作關鍵成功業(yè)績總結出來的角色模型為企業(yè)構建不同崗位的技能模型奠定了基礎,也為后期的招聘、培訓和員工發(fā)展提供了客觀的依據。其操作模式類似于素質模型的構建在企業(yè)中的運用,但其側重點有所不同?;诮巧P偷募寄芘嘤柺褂梅秶訌V,效果更加明顯,因為素質往往很難改變,但技能則可很快提高。
2.基于角色的評估
與崗位評估工具類似,可以按照類似的原理,在角色模型構建的指標基礎上,通過分析項目的工作性質和組織方式等,總結出一套指標,構建對角色及其重要程度的相關評分體系,進而判斷出不同角色在不同項目中的相對重要性和位置。當然,這種評價對方法的科學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角色來源于指標,指標打分的高低區(qū)分了角色的重要性。
這樣,同樣職位負責類似職責的人,完全可能因為項目的不同,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完全不同。例如對于工程施工類的大型項目,有些對安全性要求不高,安全員只是扮演一種安全規(guī)范的指導作用。而可能對高難度的施工中,其扮演的則可能是對項目一票否決的角色。
3.角色模型可以被用來設計薪酬體系和不同項目中員工工資
通過對不同項目中職位角色的打分,判定出不同項目類型中,不同職位的相對重要程度,克服了目前不同類型的項目,同一個人所負職責一樣,扮演的角色不一樣,卻拿一樣的薪酬,遵守同一薪酬體系的弊端。進而針對不同項目給予扮演不同角色的位置以不同的薪酬等級,保證了薪酬的對內公平性,是對傳統(tǒng)基于崗位的薪酬體系和基于能力的薪酬體系一種完善,其步驟如下。
角色模型的構建目前在企業(yè)中的實踐還不是很多,其范圍也更加局限在職責和崗位變化比較大的相關崗位,例如項目制的團隊中,可以實現(xiàn)薪酬的浮動變化,體現(xiàn)了更強的針對性激勵的特點,也能實現(xiàn)項目成功關鍵因素的有效對接,保證項目的成功。隨著環(huán)境對組織要求越來越高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角色模型和角色說明書會逐漸取代目前的崗位說明書,甚至成為構建新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礎。
本文對角色模型及其應用做了初步的探討,相關理論和方法還不夠深入和完善,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,也歡迎業(yè)內人士和我們一道深化這個課題。
溫馨提示:因考試政策、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,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如有異議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!
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(yè)人員、愛好者、大學生提供專業(yè)、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,解決其考試證書、技能提升和就業(yè)的需求。
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0年專業(yè)軟考教研傾力打造,官方教材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(zhèn),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(guī)律與考試大綱,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,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。面授、直播&錄播,多種班型靈活學習,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,降低課程學習難度,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。
發(fā)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 | |